世界各地走向復常,逐漸擺脫新冠肺炎的陰霾,但市民大眾急於外遊玩樂,往往疏於防範,增加患上傳染病的風險。肺炎是最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,去年全球約有六百萬人死於肺炎,醫學界將每年11月12日定為世界肺炎日,提醒大家關注肺炎。若細菌入侵肺部或其他器官有機會引致重症。
肺炎是香港第二號疾病殺手,死亡人數僅次於惡性腫瘤。家庭醫學專科林智源醫生表示,導致肺炎的病原體有多種,如病毒、細菌、霉菌,在社區當中,肺炎球菌是其中最常引致肺炎的細菌。
過去三年,市民習慣佩戴口罩,感染流感及肺炎球菌的人數下降,但隨着防疫限制放寬,林醫生憂慮呼吸道傳染疾病的免疫屏障會慢慢下降,「最近不少人計劃聖誕、新年假期出外旅遊,而數據顯示,一些歐美及澳紐等國家的流感和肺炎球菌個案有反彈上升跡象,假如大家的防護意識減弱,在外地疏於防範,便有機會感染流感或肺炎。」
雙重疫苗增保護力
流感和肺炎球菌經常被相提並論,究竟流感和肺炎球菌之間有何關係?林醫生指肺炎球菌感染的病徵與流感初期相似,包括發燒及咳嗽等,市民較難分辨。但事實上流感與肺炎球菌屬不同病原體,前者是病毒,後者是細菌感染。
「肺炎球菌有多達九十種以上血清型品種,其中約三十種可以構成人體感染,而約有十多種較容易入侵血液及入侵身體其他器官,從而引致腦膜炎、敗血病等嚴重甚至致命的疾病。肺炎球菌常見於呼吸系統,即使健康人士都有機會是帶菌者,一旦他們扺抗力減弱,病菌便有機可乘,一般人感染流感後,呼吸系統及身體免疫力均會下降,此時若遇上肺炎球菌,或可能變成由病毒引致的繼發性肺炎及入侵性肺炎球菌病。」根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2021年本港共出現25宗入侵性肺炎球菌個案,因此避免流感之餘,亦要預防肺炎球菌。
13價 vs 23價
目前治療肺炎球菌病症多處方抗生素,但林醫生表示病菌的抗藥性日漸增加,因此預防比治療更重要。「日常要注意個人衞生,透過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、適量運動、戒煙等增強扺抗力;此外,接種肺炎球菌疫苗亦是有效的預防方法。」
香港現行的肺炎球菌疫苗分為十三價結合疫苗和二十三價多醣疫苗,「二十三價的好處是可覆蓋的細菌血清型號數目較廣,而十三價可刺激免疫系統記憶反應,所以效果和保護力較長久。臨牀研究顯示,兩種疫苗都有效預防入侵性肺炎球菌病,但對非入侵性肺炎,十三價的效果更理想,因此高危人士如長者、幼童及長期病患者(如糖尿病、癌症、心、肝、肺、腎有慢性疾病)等,建議先接種十三價,一年後再補種二十三價,可達致更佳免疫效果。」
防呼吸道感染3大法
林醫生提醒市民,忙於撲機票外遊之餘,出發前及到埗後亦要做足預防傳染病措施:
- 及早預防,於出發前接種相應疫苗,如流感、新冠及肺炎球菌疫苗等——由於疫苗需時一至兩周才能發揮效用,因此需提早接種。
- 計劃行程——每日預留充足休息時間,避免過分舟車勞頓,以維持良好免疫力。
- 注意個人衞生——在人多聚集的地方,例如車廂內應佩戴口罩;外出時帶備酒精搓手液清潔雙手;在餐廳用膳前先用消毒濕紙巾清潔枱面,均有助預防新冠、流感及肺炎球菌感染。
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林智源表示,肺炎球菌可匿藏於健康人士的呼吸道,若人體免疫力減弱,病菌便有機可乘,及早預防是最佳應對方案。
連結到HKET >